
行業動態
工程總承包(EPC)項目全過程造價跟蹤的實踐應用
目前,工程總承包(EPC)已在包括房地產開發、大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在內的國內建筑市場中被采用。由于部分EPC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三度不夠”(規劃設計深度不夠、設備采購及措施項目廣度不夠、控制概算精度不夠)的情形,在造價管理實操中,如何確定與控制工程造價?依然有許多有待于在實踐中去完善、探討與總結的地方。
本文嘗試著從工程總承包(EPC)項目造價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等方面,對此進行分析。
工程總承包(EPC)有何優勢?
工程總承包(EPC),EPC為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簡寫,通常指公司受業主單位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階段進行承包。承包方通常在總價合同條件下,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造價和進度負責。政府已明確將工程總承包(EPC)作為一種主要的承包模式予以推廣。
而在造價管理實操中,由于EPC項目前期進行的是工程規劃設計與方案設計,有些項目在招標時尚無施工圖,對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明確要求的各清單項的項目特征基本無法準確描述。EPC項目材料設備是否認價?綜合單價如何確認?投標承諾下浮,其簽證核價材料是否也一并下???EPC項目如何執行清單計價規范……都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
雖然與傳統承包模式比較,工程總承包(EPC)具有如下優勢:
——發揮設計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避免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相互扯皮,有效實現三者有機組合,承包人范圍內的設計、采購、施工人員之間的協調及溝通,有效省去中間環節,提高工作效率;
——承包工程設計、質量、安全、工期、造價等全權負責,責任主體明確,有利于責任劃分。
但是由于各地的建設單位及建設管理部門,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文件學習與宣貫的力度不夠。
該文件第十條明確規定: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同時具有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工程設計資質和施工資質,或者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工程總承包單位應當具有相應的項目管理體系和項目管理能力、財務和風險承擔能力,以及與發包工程相類似的設計、施工或者工程總承包業績。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的,應當根據項目的特點和復雜程度,合理確定牽頭單位,并在聯合體協議中明確聯合體成員單位的責任和權利。聯合體各方應當共同與建設單位簽訂工程總承包合同,就工程總承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
顯然在許多EPC項目上,這一條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再加上總承包單位的資質與技術能力的不平衡,或派駐項目現場的技術人員資歷不匹配等情況,不僅會使得項目實行EPC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也給整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增加了困難。
基于某EPC項目的造價管理經驗分享
在全過程造價控制過程中,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與有效控制始終是EPC承包模式的核心問題。工程造價的確定是EPC工程造價控制的前提基礎,同時EPC項目的特點又決定造價的控制貫穿于工程造價確定的全過程。通過對EPC項目分階段進行造價控制,層層把關,確定合理的工程造價,能夠高效使用建設資金。
站在業主方角度,根據筆者公司對某重大文化項目小學及幼兒園EPC項目、某醫院內科樓改造EPC項目的造價咨詢經驗,就EPC項目的造價管理探討如下:
01招標文件編制階段
在此階段,業主對項目往往沒有具體的認識,頂多是創意性設計,僅僅為大概的形式、總體的概念、大致的技術標準和要求等原則性的內容。傳統施工圖招標清單編制,有施工圖,有成熟的清單計價規定,而在EPC項目招標文件編制時無施工圖紙,控制價編制的難度加大。這就需要編制者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充分理解業主的要求,綜合確定EPC總承包項目的標準,合理確定招標控制價。
筆者公司主要從事招標控制價及用于投標人報價單招標用表編制,在編制某重大文化項目小學及幼兒園工程招標控制價時,具體做法為:
——設計部分費用單獨編制,根據業主要求注明是否包含BIM(或三維數字建模費用),并提供各階段相應深度的設計文件;
—— 施工部分費用,因為EPC項目招標階段具體內容的寬泛性,中標后容易導致后期產生糾紛的情況發生,需對項目功能要求進行詳細規定,并以此作為判定合同價款能否調整的參照依據,為此公司采用先概括后具體的方式,明確了工程項目進入竣工驗收階段時所達到的相應要求和功能,包括每一計價項目對參考尺寸、材質、做法及制作的要求和施工工作包含的內容,特別強調含“投標人認為完成該項目需投入的其他工程費用”;
——明確對設計文件要求,含方案(初步)設計、深化設計、施工圖設計;明確對創作理念、設計制作的要求,如加入“需參照本地區新建的同類優秀項目,并最終滿足業主要求后方可實施”;
——根據固定總價控制要求,在投標計價用表須知中注明,本項目投標總價包括:工程直接費、各項措施費用、規費、稅金、風險費用等,即為完成本項目所需的全部費用。
02工程設計階段
在設計階段采用限額設計控制工程造價,可運用價值工程方法,從功能和成本兩個維度綜合考慮和評價,將二者協調起來,細化使用功能,去除不必要的功能,對造價高、權重大的部分重點控制,提高項目的價值系數。
具體來說,中標合同限額為上限,在滿足功能及招標要求的前提下,分解投資。如某禮堂項目,項目部對各種裝飾面體進行細分,結合市場行情,由公司總工牽頭,對每一種墻體裝飾作出控制上限要求,上報業主,促使承包商選擇既能滿足使用功能,又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設計方案,從而提高設計質量,縮短設計周期,減少設計變更,最大幅度地控制工程造價。
03施工階段
——施工圖預算和進度款審核支付
根據批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按照EPC合同約定的工程項目具體范圍,編制(審核)施工圖預算。如某醫院綜合樓項目,處理如下:
凡屬于《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與《湖北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范圍內的工程項目、工程內容,應當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不能直接套用2018年《湖北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定額》的建筑、裝飾、安裝工程項目,可以采用自編定額或者采用市場價格計價。采用自編定額計價的,自編定額報省造價管理部門備案后與按定額計價相同方法計價。采用市場價格計價的建筑、裝飾、安裝工程項目,符合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中“設備投資支出”的項目,應按全費用綜合單價方式計價。
施工圖預算作為進度支付審核的暫定依據,明確工程控制總量。建立進度款支付的臺帳,進度臺帳中包含已計取工程量累計、預計還剩多少工程量、工程量是否多計等,完成對月進度審核報告,保證工程實施進度需要。
——材料詢價
筆者進行造價咨詢的EPC項目中,創意類項目多,非定性產品多,市場報價來源少,有時詢價比報價高。如對某教學樓的多媒體教學項目,采取專家認價方式,利用專業的多媒體信息網,以網絡詢價方式擴大詢價來源,采取同檔次產品作比較,獲得良好的效果。
——工程設計變更
通常情況下,在施工階段,承包方往往會為了節約成本、謀取利潤,再根據施工現場實際的情況,進行合理優化設計。但是,在實際實施中,承包方對優化設計并不熱衷,一是如果把總價合同制定成可調總價(有的甚至注明是單價合同),明顯違反了政府EPC工程總承包的定價原則,也把工程總承包變成了施工總承包,把在總價基礎上的調整結算變成了據實結算。
站在業主方角度,往往希望的是投標人在投標階段根據現場踏勘情況積極采用優化設計,所以施工階段往往在優化量上做出一定的限制(行業上中標后設計優化工程量一般不超過10%)。筆者建議在合同中對此條款進行明確,就是對設計優化后的節省造價實行甲、乙雙方的獎勵分成。
如節省造價幅度在總價的5%范圍內,全部歸總承包人所有;節省造價幅度在總價的5%~15%范圍內,甲、乙雙方各得50%;節省造價幅度在總價的15%~25%范圍內,甲乙雙方按二八分配(80%歸總承包人所有),并且規定優化設計節省造價在25%以內可以接受,超過此范圍,則超出部分應在合同總價中予以扣除。這樣既能提高承包人積極性,又能減少惡意變更。
04竣工結算階段
如果在工程施工過程的管理中,項目參與單位嚴格按照制定的規章制度執行,在此階段也就沒有多少問題需要解決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家對于施工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工程項目實施工程造價的中間結算是切實可行的。這個階段實際就是工程造價的收官階段,就是要對照合同價找差距,重點分析兩大塊:合同以內的概算價,與按國家文件、政策及合同要求調整的合同外結算價。
為切實履行EPC項目建設合同,凡工程施工相關簽證手續不全或質量不合格的工程項目,不予竣工結算。如一些變更和簽證項目具體實施的時間點記錄不詳,造成擬取定的材料價格不能與施工實施期對應,簽證文字資料相配合的影像資料偏少且簽字依據不完善;一些隱蔽工程項目無影像資料,欠缺的影像資料易引起誤解,為簽證的審核帶來不小的困難。需要嚴格把控工程設計變更項目的計量簽證,進行復核,對簽證的審核著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統籌整個項目的情況。
竣工圖紙與現場實物進行核對,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收集有關的技術參數和現場照片。對材料的尺寸規格、設備的型號數量進行現場實測實量,采用相應的計量手段(如材料核實厚度采用游標卡尺)復核已完成的實物工程量,并根據相關要求以及工程具體情況進行額外的工程量計量和復核。
對于未約定采用總價結算項目,結算時往往對能采用清單計價項目進行分解,按清單及配套定額進行組價。承包商在此階段往往采取在套用定額時選取高的定額項目、重復套用定額已包含的工序、對無法核查到隱蔽工程部位放大竣工圖紙工程量或重復計算工程量、運用簽證手段增加合同內應包括的措施內容等方式。為此,為妥善處理結算階段全過程造價控制,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加強項目部成員對相關法規、計價規范、招投標文件、合同文件、項目會議紀要的學習和交流,使審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 建立項目部QQ群,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平臺系統進行基礎資料的整存和處理,達到資料共享;
—— 特殊項目,如各種教學器材及文體設備的計量計價,根據在造價管理部門的咨詢意見,這些不屬于建筑安裝工程,且專業性強,無法通過市場詢價方式核定價格。經發包人和承包人同意,由項目管理單位和造價咨詢單位組織,承包人大力配合,采用專家評審方式核定價格,專家按實價評審確認。實際完成的工作內容除了與竣工圖示一致外,還必須取得教育管理部門簽署的確認合格接收單。按展柜、藝術品類、多媒體科技類、其他類,分別編制明細清單,詳細描述制作內容及項目特征。展陳藝術品、科技展項組價,應包括設計(承包人組織專家咨詢評審)費、前期手稿小樣、模型打樣、制作費、運輸費、安裝調試費、措施費等全部費用內容;
—— 嚴格執行工程造價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在結算工作中牢固樹立法律法規意識,強化質量意識,項目部加強管控,防止高估冒算。正確理解定額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套價上的活口,統一取費標準。對工程范圍外的費用嚴格控制,未按經圖審圖紙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規定執行的簽證一律不計;凡合同條款明確包含的費用,屬于風險費包含的費用,未按合同條款履行的違約等一律核減費用,嚴格把好審核關。
EPC工程的結算方式有何講究?
對于EPC工程總承包項目,一般都采取固定總價包干的方式約定結算方式。但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工程量的增減或采購費用、設計費用增減,如何進行最終的結算?尤其是總承包人在施工過程中設計優化所節省的工程款項或采購優化所節省的費用,應當歸屬發包人還是承包人所有呢?
對此,有觀點認為,無論是施工總承包還是工程總承包人,在結算時候都應當采取據實結算的方式。特別是政府的審計機關、財審機關和部分造價咨詢公司。
筆者對此觀點并不認同,理由如下:
——據實結算方式與發包人采取EPC的目的是完全相悖的。從實施EPC工程總承包目的來看,發包人采取EPC工程總承包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工期和工程造價成本。由于EPC工程總承包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全部由總承包人完成,即考慮到設計、采購和施工是同一人的情形下,如果據實結算,總承包人完全可以在設計階段進行突破性設計、加大施工成本是一個輕而易舉的事情。同時,在采購的時候完全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進行采購。所以,根據據實結算的原則,在最終結算的過程中,超出合同總價幾乎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從承包人的角度來看,采取據實結算的方式將嚴重限制承包人優化設計的積極性,也不利于設計資源節省。在工程總承包的過程中,總承包人在滿足功能要求的情形下設計優化或采購優化是常有的事情,如果進行設計優化或采購優化EPC項目的造價減少,據實結算將增加發包人支付給承包人的工程價款。
——工程總承包與施工總承包屬于不同的施工方式,結算方式理應區別對待。工程總承包合同通常采用固定總價的計價方式,除合同約定的變更調整部分外,合同固定價格一般不予調整,這是工程總承包模式的主要特征,不能按照施工總承包的計價思維和風險范圍來實施工程總承包?!豆こ炭偝邪芾磙k法》明確規定工程總承包項目宜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合同固定價格應當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合理確定。除合同約定的變更調整部分外,合同固定價格一般不予調整。
筆者認為,EPC工程的結算方式應當按照固定總價+合同約定風險負擔來確定最終的工程價款。也就是說,影響EPC工程最終結算款的主要因素在于雙方在合同中所約定的風險負擔原則。根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規定,對于發、承包人的風險負責主要因素包括:建設單位的合同外要求;材料價格波動幅度超過合同約定;政策變化、不可抗力和不利物質條件。只有發生上述情形的,EPC工程固定造價才應調整,否則,不應進行調整。
很顯然,設計及采購優化不屬于應當對固定總價進行調整的范疇??偝邪經]有理由,更不能以自身的設計缺陷來提供修改設計及調整采購來達到據實結算,以換取企業的利益。
綜上所述,在工程總承包(EPC)模式下,承包人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術和管理優勢,獲得最大經濟利益;發包人能夠提高投資建設項目管理的效率、節約投資成本,使工程具有更大程度上的確定性。雖然工程總承包(EPC)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如何合理、高效地運用EPC模式,如何有效確定并控制工程投資,使各方利益最大化,達成各方“多贏”,對于全過程造價從業者而言,還是需要在EPC總承包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總結。
(說明: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參閱了部分網上資料,因無法得知原作者及原出處,故無法注明,敬請諒解。)
作者 :
馮遇奇 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會員、國家注冊造價工程師、高級經濟師、中國建設工程智庫專家、品茗股份造價軟件事業部特邀專家